重返才溪乡

qzlx.fjnet.cn 2013-09-18 07:39  张胜友 来源:人民日报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久远的故事,然而,却鲜活得令人怦然心动……

1956年的春天,毛泽东风尘仆仆地行走在南粤大地,身体力行他一贯倡导的调查研究。当陪同调查的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副局长李质忠提出想回才溪老家看看时,肯定触动了毛泽东内心深处一根柔软的神经……他老人家沉吟良久,尔后饱含深情地说:“你回去代我向才溪人民问好吧,才溪人民确实光荣啊!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男子上了前线,上千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了……光荣亭一定要重新修建好啊!”

随即,毛泽东挥毫写下了“光荣亭”三个遒劲的大字。

才溪乡位于中央苏区县——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西北部,汀江流经境内,是著名革命老区。

才溪乡何以在毛泽东的心中有着如此沉甸甸的分量呢?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才溪籍的军人中涌现出了10位开国将军和一大批师职军官,因而享有“九军十八师”之美誉,被称为“将军之乡”;当年仅有1.6万人的小山乡,有3762人参加红军,占全乡青壮年男子的80%,其中1192人牺牲在疆场,又被称为“英烈之乡”。才溪乡的光荣是无与伦比的:一家两人当红军的有200户,三人当红军的有46户,四人当红军的有7户,五六人当红军的各1户,夫妻同去当红军的有9户……

才溪乡为什么能够创造苏区一等的工作呢?

时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曾盛赞才溪乡为“全苏区第一个光荣的模范”和“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

从1930年6月到1933年11月,毛泽东于戎马倥偬期间,九赴上杭、三进才溪,分别在乡苏维埃政府和列宁堂,召开了工人代表、农民代表、耕田队长等各种类型的调查会。代表们围坐在中厅的长条猪腰形桌旁,每一次调查会都开得笑语欢声,其乐融融。

毛泽东事先会列出详细的调查提纲,诸如扩大红军、优待红属、生产支前、文化教育等等,口问手写,有问有答,有交流有讨论,并不时地起身给与会的群众发卷烟和倒茶水……当群众谦让时,毛泽东风趣地笑着说:“我请你们来,你们就是我的先生,学生对先生理应恭敬嘛!”

毛泽东一再告诫说,向群众求师调查,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还要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某日,毛泽东踩着田塍土路前去访问一户红军家属。

毛泽东指着光荣匾和“红军家属优待证”,问起了优待情况。当家媳妇高兴地答道:“好处多着呢。挂着证章看戏,可坐在最前排;拿着证件买东西,不仅可以先买、买足,手头紧时还可以赊账,也可用米、豆来代还;看病药价也可降低些。平时,党团员会来做‘礼拜六’,逢年过节,政府前来慰问,连柴米油盐都想到了。”

毛泽东转身微笑着对乡苏维埃主席说:“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周到呀!只有密切了苏维埃干部与民众的关系,民众才会全心全意支持苏维埃的工作啊。”

这时,越聚越多的群众把屋子挤得满满的。于是,毛泽东建议把调查会搬到屋外。他大声问道:“大伙的日子过得还好吗?”群众异口同声地答道:“好呀!现在每片田塍都种上杂粮,大伙还上山造田呢。以前整年做牛做马,还是衣食无着落。自从红军来了分了田地,我们的柴米油盐都不用愁了。”毛泽东越听越兴奋,他又继续问道:“合作社好吗?”“合作社最好!方便了大伙,又节省了劳力,我们还可自愿入股,赚钱大家分呢。”群众你一言我一句,争着抢着回答。

毛泽东来到名叫“衰坑”的村庄调查,说这个名不好,我们苏区应该兴旺发达,我看叫“发坑”吧。从此,发坑的名字叫响了,这个村兴旺发达起来了,直到现在,也是全县的富裕村。

才溪乡的青壮年男人们都当红军上前线打仗了,留守的妇女们和老人们便组织起来,扛起了后方生产支前的全部重担。

乡苏维埃政府设立了“拥军优属”、“查田”、“选举”、“土地”、“劳动”、“山林”、“逃兵归队”等专门委员会;成立了包括木匠、泥水匠、纸业工人、挑担工人的总工会和其它群众团体,如“贫农团”、“妇女会”、“儿童团”等,把广大革命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苏维埃政府周围;同时,还成立了群众自愿参股的布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油盐肉合作社、豆腐糖果猪子合作社、贩米合作社、犁牛合作社等14个消费合作社,货物紧缺时优先照顾红军家属;组织各种形式的慰劳队,洗衣队、运输队、看护队、耕田队、草鞋队等,红军驻扎或路过才溪时,他们就送柴、送米、送肉、送菜、送草鞋、送药材,为红军洗衣、补衣、送信带路。1932年,红军攻打漳州时,才溪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救护队等,随红军参加运送弹药、抢救和护理伤病员。据当年的《红色中华》报道,从1929年到1934年,才溪妇女为红军做布鞋两万多双,交红军公粮70多万斤,垒碉堡、送情报则不计其数。

责任编辑:黄丽红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