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法院构建便民惠民大巡回审判工作格局 深受群众好评

qzlx.fjnet.cn 2014-07-14 09:11:27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邹玒  

同安法院运用巡回审判调处涉农纠纷。

为方便当事人,同安法院法官深入农家调解案件。

同安法院法官深入山区调查案情。

编者按

从全国第一家常驻式、专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道路交通法庭,到联合多方力量共同设立的同安工业集中区“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从派出法庭巡回审判区到遍布各镇街、社区、村居的“法官服务站”,从常态化的巡回法庭到机动化的“假日巡回法庭”,同安法院巡回审判点面结合、“全面开花”,构建起了便民惠民的大巡回审判工作格局,为群众架起司法“便民桥”。

近年来,同安法院努力克服案多人少的困难,联合社会各方力量,广泛运用巡回审判方法,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镜头

1

工程施工出意外

法官主动介入调解

2013年7月的一天,同安区莲花水库惠民重点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突然,外来务工人员老王一个不小心,右手手掌被电锯锯伤鲜血直流。见此情景,施工单位赶紧将老王送往医院。在医院里,老王接受了手术治疗,右手手掌被缝了17针,之后住院了25天。

事故发生后,老王及其家属要求施工单位赔偿自己的损失,并与施工单位发生了争执。由于在赔偿金额上存在较大争议,当事双方迟迟不能达成协议。眼看拿不到赔偿款,老王便同儿子连续多日来到水库工地吵闹,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得知情况后,同安区人民法院“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站”的法官和特邀调解员迅速介入调解。法官和调解员通过多方走访、查阅资料证据等,对案情有了充分了解,随后法官和调解员与当事双方进行了沟通,并对当事双方做了耐心的释法说理工作。2013年9月,经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施工方当场付清赔偿款8万元。一场危机得以化解,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惠民重点工程也得以顺利施工。

“本以为这样的案件最后要闹到法院,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赔偿款,没想到法律服务站的法官主动上门帮忙调解,而且效率这么高。”拿到赔偿款的老王激动地对记者说。

【解读】 专业巡回,巧解各类矛盾纠纷

“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站”是同安法院与同安区建设局、同安区建筑行业协会于2013年8月共同创建的专业巡回审判组。该服务站充分发挥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纠纷预警、信息及时、行业管理权威等优势,同时发挥了法官法律知识精深、司法调解权威、诉讼审理保障的作用。“建设工程法律服务站”也开创了我省区级建设、法律部门介入建设工程法律服务调解的先河。

近年来,同安法院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准确定位,勇于思考,敢于创新,通过类型化案件创建了一个又一个专业巡回审判组。事实上,早在2009年同安法院就建立了全国第一家常驻式、专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道路交通法庭。法庭采取当场立案、当场调解、当场履行等系列便民措施,为原告方争取权利的同时也给被告方保险理赔提供了方便。

2012年,同安法院联合区司法局、工业集中区管委办以及区工会等多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成立了“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及时高效地解决园区内的各类争议,促进了园区劳资关系的和谐稳定。

2013年以来,同安法院利用巡回审判化解建设施工合同纠纷46件,诉前化解涉工业园区纠纷31件,巡回审理劳动争议纠纷24件,涉及外来员工138人,标的额达1124万元;仅今年上半年,同安法院就巡回审理道路交通案件508件,调撤率高达91.6%。

镜头

2

祖传老屋分割难

乡村开起巡回法庭

2013年8月的一天,同安区莲花镇某村文化园的会议室里被当地村民挤得满满当当,同安法院新民法庭把审判法庭“搬”到了这里。法庭上方坐着审判长、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下方一边是本案的原告方、72岁的村民阿强及其代理人,对面则是被告方、75岁的阿坚及其代理人。法庭旁听席则摆放着十几张条凳和椅子,旁听席上除了当事双方的家属外,还有当地村委会干部和二十几位村民。

该案中被告系原告胞兄,2012年双方为了祖传老宅的产权产生了纠纷,争执多月无果后,当事双方遂要求法院对老宅进行确权、分割。考虑到原被告双方年事已高,且该村地处同安山区,距离新民法庭至少有半个小时车程,出庭应诉多有不便,因此,新民法庭决定前往该村巡回办案。

开庭前,法官邀请了当地村委会干部和部分村民参与旁听庭审。庭审中,考虑到当事双方文化水平有限,为了方便当事人,审判人员全程用闽南语审理了此案。

法庭上,由于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和解协议。庭审结束后,新民法院依托无讼社区平台,联合该村特邀调解员及人民陪审员继续化解双方矛盾。经过努力,两位老人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

【解读】 全面巡回,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近年来,同安法院积极构建三级联动巡回审判网络,由法院院部“诉调对接中心”统筹巡回宣传、教育、回访等工作,分设大同、新民两个巡回审判区,并在全区125个社区、村居设立“法官服务站”,全面打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化解渠道。

通过对民事纠纷采取巡回审理、就地办案的审判方式,同安法院坚持“调解为主、主动处理、化解纠纷”的工作方法,妥善审理民事纠纷,为促进辖区和谐有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仅今年上半年,同安法院累计诉前化解纠纷253件,巡回审判、调解诉讼案件达776件。

在巡回审判中,同安法院还注重发挥审判的社会效果。在征询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同安法院通过选取在当地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具有教育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抚养、债务、人身损害及相邻关系纠纷案件开展巡回审判,邀请当地民众旁听庭审,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法律,以案释法,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同时,法官还通过现场答疑、法律咨询等方式,促进了群众法制意识的提高。

镜头

3

工资被扣起冲突

多方联动化解纠纷

2013年5月的一天,位于同安工业集中区的某商品房建设工地,100多名施工人员因不满包工头扣发两个月工资,与对方发生激烈冲突。

得知消息后,同安工业集中区“外来员工纠纷援助中心”联系法官迅速赶到现场。法官一方面约谈工人代表,安抚工人情绪;另一方面及时调查扣发工资背后的缘由。原来,该工程中包方挪用工程款,导致总承包方与中包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产生了纠纷,总承包方据此扣发工人工资。

详细了解案情后,援助中心法官联合工业集中区管委办、调委会会同建设部门对总承包方进行了法律教育,劝导总承包方先行给工人发放工资,并告知其与中包方之间的合同纠纷可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解决。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该工程总承包方最终同意发放拖欠工资。在各方的监督下,包工头为100多名工人发放了工资款59万余元,避免了这起群体性事件进一步扩大。

【解读】 创新巡回,发挥社会各方合力

创新,是同安法院构建大巡回审判工作格局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在巡回审判工作机制建设中,同安法院主动前移纠纷化解关口,通过安排特色巡回审判组进驻交警大队、民生工程、重点工程、工业园区,邀请交警、保险公司、建筑业协会、劳动监察大队等单位参与调解,第一时间快速化解矛盾纠纷。

在巡回审判中,同安法院注重发挥各方力量,主动争取当地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村居委员会的支持与配合,积极发挥人民陪审员、司法协理员、人民调解员、村居委会干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推动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通过结合人民陪审员“六合一”机制,同安法院邀请陪审员参与敏感案件等的送达28件,专业陪审员参与巡回审判建设工程纠纷等29件,巡回审判陪审员参审率98.06%,协助巡回化解纠纷156件。

镜头

4

水库溺亡起纠纷

法官进村和平调处

洪某在汀溪镇承包了一个水库,从事养殖经营。死者陈某与洪某系雇佣关系。一天,养殖场收工之后,洪某邀请陈某一起在水库旁边吃饭喝酒。饭后两人偕行路过农场水库时,洪某不慎跌入水库。陈某立即下水救人,并成功将老板洪某救上岸,陈某自己却因体力不支,溺水身亡。

陈某因搭救洪某不幸去世,留下了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陈某家属向洪某提出120万元的赔偿要求,洪某对此予以拒绝,死者家属愤怒围堵洪某经营的养殖场,因此酿成纠纷。

情况危急,接到群众报案后,镇政府和公安派出所先后介入协调。但是,死者家属激动的情绪一时难以平息,几番调解都无果而终。同安法院大同法庭“农村家事援助中心”联系法官得知案情后,立即主动来到当地协同镇政府、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单位共同调解。

在协调过程中,法官耐心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对当事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法律解释,双方最终签署了调解协议。为保障调解协议的履行,双方当事人共同向法庭申请对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至此,本起纠纷和平圆满地得到调处解决。

【解读】 延伸巡回,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长期以来,同安法院逐步建立完善大巡回审判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年来,同安法院继续延伸巡回审判功能,通过结合“党员进社区”活动,同安法院积极打造“民生巡回法庭”、“假日巡回法庭”,通过开通巡回审判“绿色通道”,创新驻点和跑点相结合的巡回工作方法,利用农闲、节假日等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化解农资合同、供水污染、承包地征收补偿等涉农纠纷26件,缓、减、免诉讼费人民币38765元。

此外,同安法院还充分发挥巡回审判延伸服务功能,两年来举行劳动争议、建设工程、交通安全等法律讲座6场,走访建设施工单位等20余家,解答建设工程、企业管理等法律问题60余次,邀请12人次陪审员下乡参与法制宣传,巡回教育服务群众1600多人次,帮扶8个乡村、24户困难群众,深受群众好评。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