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倡导服务群众“零距离”

qzlx.fjnet.cn 2014-06-03 18:38:43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王琼  

●本报评论员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键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市教育实践活动伊始就大力倡导服务群众“零距离”,就是要做到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形成推动三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正能量。

中央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真正落实到基层“末梢神经”。我市大力倡导服务群众 “零距离”的做法,切合了活动要求、顺应了群众期待和发展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有利于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观念意识,有利于推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把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群众作为一种工作常态。

大力倡导服务群众 “零距离”,归根结底,就是要从思想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在工作生活中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要在感情观念上与群众 “零距离”,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始终把党的宗旨牢记于心,站稳群众立场,认清自身与群众的关系,克服官僚主义,真正在感情上亲近群众,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走进群众的“心坎”,以心换心,以情融情。要在联系交流中与群众“零距离”,推心置腹地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去除身上的“官气”,放低姿态,继续深化以“接地气、办实事、为人民”为主要内容的“四下基层”活动,畅通干群联系交流渠道,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倾听群众“原生态”的声音,真正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要在工作服务中与群众“零距离”,做到群众工作无小事,把每一件群众工作中的“小事”当作“大事”、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好、办实、办出成效,切实解决好群众热切期盼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民本问题,让群众看到新变化、得到真实惠。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真学真懂求真谛、真信真用出真招、真抓真改动真格,特别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大力倡导服务群众 “零距离”,积极创新县乡干部“住村工作室”等特色载体,把服务群众重心下移,推动了服务群众工作的多样化、长效化、常态化。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是有个别单位和党员干部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服务措施不得力、推进力度不够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影响了“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实效,如果不加以重视解决,势必影响整个活动的实际成效。因此,我们要继续深入开展服务群众“零距离”活动,坚决清除“四风”之弊,自觉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进一步打破一切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形和无形的障碍阻隔,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推动我们事业前进的力量。

眼下,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关键环节,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普遍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活动,用心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扎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要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以焦裕禄为镜,以谷文昌、李彬为榜样,着力从宗旨观念、管理机制和工作方法等方面深挖与“零距离”服务群众不适应、相冲突的地方,有针对性地查找个性问题并逐一深入剖析思想根源。查摆问题、剖析根源,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关键在于立行立改。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大力倡导服务群众“零距离”贯穿活动始终,对待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逐项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决不放过,切实把“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各项举措落实到“神经末梢”,真正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相关新闻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