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挑刺工”又成“形式主义”新样本

qzlx.fjnet.cn 2014-05-22 09:26  于  兰 来源:东南网 

提着包包,走进丹棱镇派出所,咨询民警如何办户口。离开,返回,听录音,填好“行政效能暗访测试情况表”,直送县纪委监察局。这是丹棱“挑刺工”李开鹏的一次暗访“挑刺”过程。今年以来,眉山市丹棱县建立暗访监督人员库,并组织开展暗访监督活动。像李开鹏这样的“挑刺工”,他们“秘密”选聘了40人。(摘自人民网)

丹棱县的“挑刺工”其实就是政府的监督员,40名监督员一同在县城开展“大家来找茬”,在带给党员干部压力的同时,确实可以对政府机构办事人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四十名“挑刺工”数量之多,保密性之高,也代表了丹棱县政府整顿干部作风的决心。但是,在一片广泛的赞扬声音中,也不免有作秀的质疑声。

首先作为一个县城,纪检监察、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的干部恐怕很多人都认识,这些人员来挑刺难免会上演一场互相配合的戏码。其次,挑刺挑的多是表面功夫,个别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的问题完全可以由百姓来反映,没有必要聘用专职人员,这也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机关办事效能低、审批制度繁琐多是深层的制度原因,还需要由上自下的改革才能解决。这样看来,专职“挑刺工”未免成为鸡肋。

“挑刺工”是对干部监督的一种手段,能否真的驱散干部作风“雾霾”还值得商榷。挑刺工的存在反映了百姓的诉求,“挑刺工”作为一种上级监督的手段毕竟是一种偶然性的行为,要发挥经常性的监督作用,不如发挥群众的力量,畅通百姓的监督渠道,百姓每天和政府机关打交道,最具有发言权。同时还要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不能搞一阵风,只是一段时间绷紧弦,让公务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最后,广大党员干部还要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切实转变作风,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这样面对“挑刺工”时才不会有压力。

责任编辑:林雯晶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