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社会组织让“自治”转起来 创新保障机制

qzlx.fjnet.cn 2014-02-27 23:18   来源:厦门日报 

美丽的海沧湾公园,通过改造提升,未来将更靓丽。(郑伟明 摄)

厦门日报记者 杨继祥 林岑

来到海新阳光公寓,穿过宽敞的院落,一个名为“家”的红色雕塑呈现在眼前。没错,这里是海沧区新阳街道的“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是新阳15.6万新厦门人的新家。

以实现新、老厦门人融合为目标,“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即将投用。这里不仅是“新厦门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它还将成为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助力自治更好运转起来。

培育社会组织 创新保障机制

社会组织是发动机,群众共同参与是核心。“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的建成,是海沧培育社会组织的一个缩影。

宇琳艺术培训学校的负责人吴琳霓,自“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海沧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她主动参与,通过免费开展艺术培训,帮助海沧霞阳小学、钟山小学200多名新厦门人子女圆了艺术梦,孩子们共同编排的朗诵节目《我是海沧人》在一次次巡演中深受好评。

核心在共同,基础在社区。日前,海沧再次派人到台湾学习社区营造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以奖代补”,塑造一批典型先进,将体制外的力量转化为体制内的合力,建立具有海沧特色的“社区互助、社会参与、政府兜底”的新型保障机制。

“台胞义工行”,是两岸同胞共同缔造的生动例子。它借鉴台湾地区志愿服务模式,整合辖区长庚医院等各项资源,形成“台胞+社工+义工”三方联动,至今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招募义工250多人,2000多人次参与,帮扶群众已超过万人。

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社会组织健康运转。近日,在海沧各个社区,“以奖代补”项目——社区宣传栏评比活动正在开展,一块块居民参与设计制作的宣传栏绚丽多彩。一批共同缔造试点以来的“以奖代补”项目已全面梳理,对23个项目进行补助,共安排预算资金1247万元。

讲述美丽故事 引起百姓共鸣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不仅需要有项目和活动作为载体,更需要有精神的凝聚才能获得群众的持久认同和支持。海沧区依托广大社会组织,在持续发动群众参与中,着力培育精神,力争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近日,由各个镇街缔造办及村居干部组成的“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宣传发动小分队活跃在海沧各个社区。30名小分队队员分成若干小组,走家入户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带动居民走出家门,主动参与社区活动,将“生人社区”变为“熟人社区”。

东孚西山村民吴水全日前走入海沧街道渐美村,用闽南语讲述“猪圈变凉亭”的美丽故事,受到戏台下200多位村民的欢迎。“共同缔造让我们的村庄变得这么漂亮,我要把我们的美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吴水全乐呵呵地说。

美丽故事一个接一个,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大小事最能引起百姓共鸣。群众精彩生动的演讲不仅道出了大家对美好家园更美好的期盼,一股共同缔造的风气也正在全区形成……

区长访谈】

让海沧美丽绽放活力四射

——对话海沧台商投资区管委会主任、区长李伟华

厦门日报记者 张小燕 杨继祥

今年,海沧区将在全区农村大范围实施雨污分流。这项“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试点中西山社的成功做法,将要在全区全面推广。

李伟华区长说,试点对海沧的影响是全面的,海沧已经启动了一批共同缔造项目。共同缔造,既可以是百姓房前屋后的小事,亦可以是关系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大事。雨污分流,事关全区环境卫生提升、百姓身体健康,老百姓欢迎,它就是一件大事。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之年,也是美丽厦门的建设元年。那么,如何让海沧美丽绽放、活力四射?李伟华说,核心还是共同缔造。共同缔造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无论是百姓个体,经济组织还是社会单位,都是海沧的主人,都可以拿出“金点子”。

李伟华表示,站在“美丽厦门”的新起点,海沧将遵循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将共同缔造的方法论运用到大小事中,让海沧这座新城释放出更多活力,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对台交流的先行区。

关键词:活力经济

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记者:大家都知道,“美丽厦门,活力海沧”可不只是“房前屋后、养花种草”的概念。去年7月以来,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区,海沧区坚持用“共同缔造”的理念推进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如今,美丽厦门建设全面铺开,海沧区找准定位,经济建设将如何发力?

李伟华: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厦门,说到底,就是要用深化改革的动力加快推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找准海沧的定位,建设“美丽海沧、活力海沧”,我们必须立足长远,用共同缔造的理念,着力发展经济,为百姓谋福利。

经过25年的发展,海沧的产业已有雄厚积淀。接下来,我们将发挥优势、凸显特色,通过整合、培育、引进、提升,立足长远,发展港铁物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石油贸易等六大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产业和新城的良性互动。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充分搭建平台、引资引智,通过信息消费和数字产业园区、住宅产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等新型产业园区载体,引进布局高端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商贸旅游业,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关键词:活力开放

建设“台味”更浓的台商投资区

记者:海沧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区。它离岛内核心区最近,有着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对台更是海沧最大的特色。自然,其历史使命和功能定位与其他区有所不同。那么,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中,海沧将怎样建设“台味更浓”的台商投资区?

李伟华:海沧因台而设,可谓是厦门特区中的“特区”。它不仅是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还有海沧保税港区,是国家改革开放的一块“高地”。海沧的活力,就是要从深化改革中来,从先行先试中来。

今年是海沧台商投资区25周年。我们要以全面实施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营造更好的投资氛围,吸引台商聚集、台资聚集。

说到港口优势,福建的优势在厦门,厦门的优势在海沧。去年,海沧的集装箱吞吐量占全市半壁江山、全省三分之一。

如今,省里准备让厦门与平潭、福州“捆绑”申报海西自贸区,我们也在加快核心港区及铁路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南港区开发,加强与台湾港口合作,增强港口带动能力。

我们还将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政策及功能优势,有效承接东渡港转移,发展壮大临港经济,打造港铁物流产业集群,利用港口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投资环境国际化和产业转型高端化。

关键词:活力新城

缔造产业聚集生态宜居新城

记者:海沧对于厦门来说是座新城。如今,海沧不仅是厦漳城市联盟的桥头堡,也是承接岛内核心区功能转移和服务功能辐射闽西南的重要区域。近几年,海沧新增人口占全区人口的一半,其中青年人又占六成。年轻就有激情,年轻就有活力。那么海沧在新城建设方面,将如何用力?

李伟华: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其根本在人,在于人的转变。海沧是座新城,外来人口聚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引导农民变市民,还要为我们的台商台胞、“新厦门人”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这个美好家园的活力,就来自于共同缔造。

在共同缔造理念的引领下,如今的海沧湾公园,已成了广大市民群众包括台商台胞共同的“家”,花草有人认养,空间有人认管,设施有人认捐。这样“家”的温馨感觉在海沧湾新城随处可感受到。

当然,从现代城市宜居宜业的角度,我们还要大力发展教育和医疗。这样才能留住人才,留住产业。教育方面的硬件我们是一流的,下一步如何吸引优秀老师则是大任务。医疗也是这样,长庚医院是优秀的台资医院,2000张床位不该大量闲置。我们要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像公立医院一样地去扶持,把它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最好的医院之一。

当前,海沧新城建设的核心是全面提升海沧湾和启动马銮湾“两湾”开发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轨道2号线将经过北部马銮湾延伸至东孚,届时将成为贯穿海沧及沟通岛内的交通大动脉。

总之,我们将坚持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论,把海沧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的海峡两岸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宜居国际化新城。

【项目点击】

“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

位于新阳的全市首个“新厦门人服务综合体”,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主要服务辖区1400多家企业、15.6万“新厦门人”,其建设广泛征求了外来员工意见建议。目前已有兴旺社企同驻共建理事会、大博医疗慈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入驻,将为“新厦门人”提供全方位服务。未来,这里将成为社会组织的孵化基地。

大西山公园

大西山公园的建设依托天竺山优异的环境,从面积只有0.4平方公里的西山社拓展,将周边杨厝、后坑、东坂、诗山、溪塘、赤土等7个村庄串联成线,形成面积达4平方公里的公园,打造展现“百姓富、生态美”的休闲乡村。目前西山社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达到了5000个/立方厘米。

海沧湾公园提升

海沧湾公园总长5.8公里,是厦门市最长的带状公园,于2009年建成并对外开放。为了更好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公园正在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包括设立公共自行车系统、嵩屿片区的改造提升和增加部分便民设施。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

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首个示范项目,2013年9月投用以来,投放的1000辆自行车全部由企业和个人捐助。累计办卡10864张,总骑行18万人次, 1月份日均骑行人次已突破2500人次。下一步,海沧将完成海沧生活区80个站点的建设,东孚片区一期12个站点的建设,并加快启动新阳片区站点的建设。

责任编辑:邹玒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