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以杨善洲为镜 练转作风之功

qzlx.fjnet.cn 2013-09-18 07:28   来源:人民日报 

为民

“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

穿过层层林海,来到雷打树村村民李金柱家的蔬菜地,“一年到头,地都不闲,种萝卜、菜花、包心白……1亩地年收入至少6000元。”李金柱说,过去村里缺水,有地也难种。是善洲书记带头植树造林20余年,才使荒山披绿、细水长流。

那是1988年,杨善洲退休后没有到昆明安享晚年,而是卷起铺盖,一头扎进风一吹沙尘就满天飞的大亮山。“山不绿,地瘦薄,这是山里的穷根子。”60岁的老人心疼地说:“周围那么多村民,根本没有致富的途径,我是来种树的啊!”

对群众,杨善洲感情深重。2002年,杨善洲曾在笔记本上写下“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失掉自己。”当时,已是他退休后的第十四个年头,但时刻警醒和维护党群干群关系的意识早已成为这名老共产党人的自觉。

“做群众工作,首先是个感情问题,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怀,就有了为民利民的自觉自愿。”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刘明这样评价杨善洲,“他处处从农民的角度去理解农民,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么‘为民’,并从农民的角度去思考怎样‘为官’,这使他与父老乡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水乳交融的紧密联系。”

如今,昔日山光水枯的大亮山,森林茂密得望不着边。林场场长周波告诉记者,按照当年杨善洲与周边村民达成的“国社合作”建场方案:今后树林收益按“国家八成、村民两成”分红。今年,林场决定作个调整:将国家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八成分给当地村民。“大爹生前反复嘱咐我们,不能让群众吃亏。”周波说,“先让村民改善生活,也是完成老书记的遗愿。”

以杨善洲为镜,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云南省委提出第一批整改的8个方面15项配套措施,坚决解决办事难审批难落地难“三难”问题,切实让群众得到实惠。同时,向社会公布整改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从现在就改、从身边存在的问题改,改一项、公布一项,做到边查边改、立改立行。

务实

“我们做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

“之前我们做工作,往往是抓几个‘盆景’,既为出成果,也为了上级来检查时好交差。”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一位基层干部坦言“很羞愧”,“现在上级来调研常常不提前通知,也不事先安排,我们有压力了,也不敢糊弄领导了,必须得抓实工作。”

杨善洲做工作、搞调研从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除了开会他很少待在机关,大半时间都跑到乡下调研,“他调研不提前通知,而是先到群众中间,看茶叶、看甘蔗、看稻谷,等情况摸透了,才叫来当地干部。”杨善洲的秘书杨兆华说。

原保山地区工会主席徐德武至今还记得,一次开会,杨善洲用严厉的口气批评大家:“地委行署就在一个院子里,门挨着门的,文件从这里到那里送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有的部门偏要把文件送到收发室,在那里摆几天,再送到邮电局,又摆几天,最后又回到机关大院。这是衙门作风、官僚主义,必须改!”

“带领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不高高在上瞎指挥,群众才会服你。”田间地头,常能看到一位身披蓑衣、手持竹棍、脚穿草鞋的“农民书记”,他时常弯下腰,用手中的竹棍丈量秧苗的株行距,也常常撸起袖子,用手搅拌牛粪,给身边“怕脏”的人做示范。

在杨善洲的工作笔记中,有他亲手绘制的各类数据表格:各地自然气候和耕地面积、大小春统计数据、大牲畜和生猪统计数据……“我们做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只要还有贫困和落后,我们就应该一天也不安宁。”这是他反复告诫身边同志的话。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云南省委确定随机调研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机关作风的重要整改内容之一,不搞提前通知,不搞事先安排,随机走进基层,面对面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截至8月底,云南参与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的136家单位“一把手”扎下基层听取意见就达549次。不看“盆景”看民情,不摆“架子”察冷暖,许多干部说,“这样的调研多了柴米油盐,跟以前看材料、听汇报比起来,让干部对百姓的困难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学习杨善洲,大伙儿感觉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保山市委书记李正阳感言,“通过与老百姓面对面接触,机关干部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为群众服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工作起来底气也更足了。”

责任编辑:黄丽红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