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专家建言美丽厦门 围绕产业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

qzlx.fjnet.cn 2013-08-29 10:14   来源:厦门网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是贯彻落实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厦门改革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抓手。

全市社科界学习宣传“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座谈会现场。

厦门日报讯(记者 午马)昨日,在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共同举办的全市社科界学习宣传“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座谈会上,我市社科界专家学者集聚一堂,畅所欲言,结合厦门实际,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来自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社会发展研究会和厦门市社科院的八位专家学者,围绕美丽厦门的开发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弘扬、城市精神和品牌塑造等方面建言献策。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萍对我市社科界积极参与“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学习及征求意见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希望全市社科界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她指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是贯彻落实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是当前厦门改革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抓手。希望全市社科界按照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的要求,切实发挥“智库”作用,在“美丽厦门战略规划”征求意见和群众宣传方面,更好地建言献策、宣传阐释并提供理论支持。

座谈会由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旻主持,市规划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需要控制性开发和创造性发展

彭心安

●彭心安(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建设美丽厦门需要控制性开发。第一是加强规划控制。厦门岛内开发强度过大,岛外新城建设规划水平较高,但其余地区的规划依然有待改进。更重要的是,如何来保障城市规划的强制性、约束性和长期性。第二是加强人口控制。厦门岛内房地产开发过于密集,人口密度过大、过度拥挤、交通严重堵塞等情况越来越严重。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岛内人口饱和”,也认为厦门岛外人口不宜增长过快。建设美丽厦门应该扬长避短,保持合理、适度的人口规模,不能盲目追求“大都市”的人口目标。第三是加强产业控制。在产业导向上,应该更多地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调整政策,用优化产业结构来带动优化人口结构,以产业控制来配合人口控制。

建设美丽厦门需要创造性发展。建设美丽厦门需要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厘清发展思路,也需要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推动新一轮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厦门创造性地发展。例如,如何推进岛内外同城化,大力提升岛外建设水平。如何整合岛外四区的旅游资源,打造岛外旅游接待精品线、精品区,实现岛外服务业大发展、岛内大减压。

凸显不可复制的城市精神

陈宝安

●陈宝安(市委讲师团团长)

城市的美也有内在美和外在美之分。外在美是城市的“形”,内在美则是城市的“魂”;外在美可以复制,内在美有其独特性和单一性,不可复制或难以复制。建设美丽厦门,要追求外在美和内在美的有机统一,追求“形”与“魂”的完美融合。

厦门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开放城市,长期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自己城市独特文化特征的人文精神。概括起来,蜚声海内外、影响广泛的主要有“六种精神”:一是郑成功的民族精神,二是陈嘉庚的爱国精神,三是林巧稚的敬业精神,四是英雄小八路的牺牲精神,五是陈景润的科学精神,六是改革开放、包容兼蓄的特区精神。这六种精神内容丰富,每一种精神都有大量感人的故事支撑,而且这六种精神特征明显,都是厦门所独有的城市符号。

下一步,在建设美丽厦门的实践中,社科部门和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明确责任、勇挑重担,深入挖掘、精心打磨、大力弘扬“六种精神”。要让这“六种精神”与建国初期的海堤精神,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厦航精神等一起,进入我们的中小学教材,进入市民守则,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入人心,成为厦门的人文标志和城市文化名片。

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郭其友

●郭其友(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要根据美丽厦门的目标定位,规划产业发展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强化产业支撑体系,实现美丽厦门目标。

加快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树立“包容发展、高端引领、产城互动”的理念,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推动形成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的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从培育厦门区域资源配置中心以服务周边地区为出发点,将厦门建成引领海西产业以及周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调整岛内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应遵循“产城融合”规划为先导,引导城市功能和产业耦合发展。以创新的思路制订厦门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发展规划。选择城市功能和特色产业,实现城市功能和产业的耦合发展。

强化产业引导,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与措施,包含有利于重点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引进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政策等。制定系统性的政策,重点培育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旅游业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提供服务的产业链条延伸、向高端化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

尽力恢复岛内“三带”的自然态

李智君

●李智君(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美丽厦门岛,大体上由三个生态带组成,即高处的山地带,低处的水岸带和中间的人文带。

其一是山地生态区。厦门岛内的山地,从生态上来看,其实是厦门的自然立体空调。山地植被不仅吸收了大量城市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而且由于海陆风的存在,极大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对于厦门来说,山和岩,都是立体风景画的一部分,因此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建筑设计,务必要考虑山的存在。

其二是水岸生态区。水岸带除了海岸带外,还包括湖岸带和河岸带。厦门岛内已经很难见到河流。海岸带虽不存在存废的问题,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海岸带大面积的固化。筼筜和钟宅两个古海湾,把大海深深地引入岛内,我们却修建海堤与固化海岸,把大海的生气推了出去。

其三是人文带。当下厦门人文带最大的问题,是社区规划设计中公共信仰空间的缺失。美丽厦门一定是一个精神家园,保护宗教建筑和宗族建筑,细心保护传统海洋文化,如疍民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等,就显得非常迫切。

建设优质的都市文化

苏涵

●苏涵(集美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保存和重建适宜的传统民间文化景观。厦门在过去的农村城市化的过程中,保留和重建了大量的民间祠堂、寺庙、古厝等等,都是很有理性的选择。下一步,在美丽厦门的发展中,应该延续并强化这样的建设理念。

恢复和强化鼓浪屿的文化气息。要加强规划与管理,让鼓浪屿变成弥漫着建筑文化、音乐文化和海洋文化气息的海上花园,而不是充满商业气息的场所。

有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厦门正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这个体系中最欠缺的环节是公众对剧场的文化享受。美丽厦门应该在这一方面有所作为,并且把让更多的人享受剧场文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

研究和建设厦门的港市文化。厦门文化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特色是港市文化。厦门海港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影响了厦门的城市风貌,也影响了厦门传统的民间心理、民间风俗。随着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随着造船业、游艇业、海洋捕捞业等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邮轮通航、两岸通航等海上航运的开展等,具有历史传承性和现代特色、国际特色的港市文化将会越来越突出。

让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更有质地

郭肖华

●郭肖华(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院长、教授)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了当下和未来厦门城市建设中如何打造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城市品牌形象问题,为厦门城市品牌形象的建立与深化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美丽厦门”为厦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找到了“视觉钥匙”。这把钥匙在传播中至关重要,它要求视觉化、感官化、情绪化。而这次,厦门找到了——“美丽”。美丽比较以往的定位更有基础、更可感知,且兼顾物态与情感,是内涵清晰、外延丰富的概念。

国际化的“大气”和本土化的“小气”,让厦门的城市品牌刚柔并济。规划文本里对厦门的城市建设定位,一方面强调了顶层设计的国际视野、岛城联动的开放格局,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对区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甚至对老旧城区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尊重与保留。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匹配和呼应,让厦门的城市品牌内外兼修。厦门至今还神奇地保留着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相对匹配,也使得厦门未来品牌传播过程中能让受众见识到她外表的美和内在的美。

“美丽厦门”体现四个“美”

沈松宝

●沈松宝(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兼文史学宣委主任,市社会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建设“美丽厦门”,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建设“美丽厦门”融入建设美丽中国的全局战略中,厦门才能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建设“美丽厦门”,应体现在四个“美”上。

建设“美丽厦门”,基础在于规划风格之美。城市风格是美丽城市的外衣,必须独具魅力和特色,既要站在发展的战略高度放眼全局,又要在布局细节上精雕细琢。也就是说,要打造独特的城市发展特质。有了总体空间的特色把控,才能有本市特色美学设计的定位。

建设“美丽厦门”,核心在于生态环境之美。厦门的特点:既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

建设“美丽厦门”,根本在于人文精神之美。厦门的特色:现代城市美和历史文化美有机结合,要打造富有历史文化个性的现代美丽城市。

建设“美丽厦门”,关键在于美学设计之美。厦门的品质:遵循美学规律,不是“千城一面”。美学设计要与建设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结合起来,在共建中贯穿美学设计的理念。

推进美丽厦门多元文化建设

谢绍鹢

●谢绍鹢(市社科院博士)

要建设多元文化城市,可以加强与龙岩市的协作。厦门、漳州、泉州同属闽南文化区,龙岩辖下的新罗区、漳平市,在文化上本就是闽南语系地区,但其他县是纯客家县。厦门作为九龙江出海口,海洋文化代表,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与九龙江的发源地、客家祖地、革命老区龙岩在产业上、文化上互补性都很强。

美丽厦门文化建设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如何保护和传承厦门文化地标,建设厦门人文学术高地,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市社科联、社科院提出重设“同文书院”的计划,宗旨是研究、传承、弘扬、创新厦门历史文化和人文学术。定位是建立新世纪厦门人文学术文化高地。

美丽厦门文化建设,要更加重视和发挥厦门大学等高校社科机构的作用,加强合作,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智慧,让专家学者群体成为建设美丽厦门的智库。扩大普通市民文体活动空间,从小事做起。

(本报记者 午马 整理)

责任编辑:蓝晓梅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