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公款吃老板”暴露怎样权力“吃相”?

qzlx.fjnet.cn 2014-11-04 07:04:34 武洁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在中央反四风禁令下,“三公”消费大幅减少,干部公款“吃喝风”得到空前遏制。然而,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仍有个别干部罔顾禁令,顶风奢靡,“不吃公款吃 老板”。记者暗访发现,一些干部将吃喝地点选择在了更加偏僻的郊外,有的直接就在企业的办公楼内。官员来此之后的称呼变成了“某总”“老某”,宴会多以同 学聚会、好朋友聚餐等名义进行。有知情者透露:“现在吃公款是肯定不行了,顶风违纪危险高。招待外地来的重要客人,只能到这些老板的自留地。”(《西安晚 报》10月31日)

“吃,还是不吃”,这从来不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毕竟,人生在世,就算不当吃货,不迷恋美食,吃仍然是最起码的生存本能,在这一点上,官员当然也不例 外。于是,无论“三公”消费如何收紧,即便公款吃喝成了密不透风的禁区,官员的一日三餐与吃喝需求却不应遭误伤。只要人家没吃公款,至于去哪儿吃,吃了 啥,花费几何,要说完全是私域范畴的事儿。

应当承认,这年头,聚个餐、吃个饭,的确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同学聚会、朋友聚餐,更是人之常情。对于官员而言,只要“不吃公款”,上述人之常情,当 然不应在被禁之列。事实上,如果是官员自掏腰包,吃得高档一些,满足一下自己的吃货追求与美食癖好,实在是无可厚非。只要官员的吃喝不去触碰公款这个“雷 区”,凭啥就不能吃得酣畅尽兴、光明正大呢?

现实中,“不吃公款”看来也的确没有影响官员的胃口,“失之公款,收之老板”,官员吃喝更是开源有方,甚至连此前开发票报销的麻烦都省了,比起“吃公款”,“吃老板”倒是更加轻松快意,也更要胃口大开。

乍一看来,“不吃公款吃老板”,似乎并未违反“三公消费”禁令,更没有直接拿纳税人当冤大头。不过,即便是以同学聚会、好友聚餐的名义,官员“吃老板”, 究竟羊毛出在谁身上?恐怕更值得追问。事实上,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官员与老板,本属政商两界,各有归属,各有边界,何以官员和老板却能济济一堂,觥 筹交错,尤其是当官员的好胃口,没了公款埋单,也不缺老板赞助,官员们何来如此受追捧的商业价值,更是令人匪夷所思。

既然老板们并非慈善家,而是生意人,自然最讲究投入要有回报,之所以乐于为官员“吃喝”埋单,也绝不会做赔本买卖,被“官员吃”,实在是个高回报率的买 卖。可以设想,正所谓“拿人手软,吃人嘴短”,官员“吃老板”,显然不会吃了白吃,而必然要有所回报。而官员的交换条件其实无他,用手中的公权力来庇护照 顾老板们的生意,通过各种政策和项目来为老板输送利益,也就在所难免。“吃老板”的背后,不仅是公然的权力寻租、政商勾连,最终的埋单者,其实仍然是纳税 人。

基于此,“不吃公款吃老板”,权力边界之外,其实仍然是一片杯盘狼藉,而权力的贪婪“吃相”背后,显然已不是管住嘴这么简单,而更需完善的权力监督与约束机制的打造。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