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仓山区探索社区微观治理

qzlx.fjnet.cn 2014-10-08 17:36:1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仓山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社区微观治理,以“微组织”突出群众主体,创新同乡同楼微党建,培育志愿服务微社团,推动成立兴趣爱好微组织;以“微平台”构建自治载体,建立网格治理平台、社区参事议事平台和信息互动平台;以“微机制”触发参与动力,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强化社区参与激励机制,巩固社会化服务机制。以“微事物”融入居民生活,立足微心愿,实施“微项目”,丰富“微行动”。

以“微组织”突出群众主体。一是创新同乡同楼微党建。根据外来人口比例大的实际,仓山区创新“同乡同楼”微党建模式,按人口流入地和居住地为基础建立党小组,对同一楼幢流动党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独建立党小组,不足3人的与相邻楼院建立联合党小组。每个“楼幢党小组”明确一名负责人,形成“社区党委(总支)—小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三级管理格局,以同乡带同乡,以同楼管同楼,把党建与流口治理有机融合,促进流动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目前,全区成立了102个小区党支部和320个楼院党小组,服务流动党员500多名。二是培育志愿服务微社团。按照“政府扶持、社会运作、专业发展、项目合作”的思路,探索“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机制,重点培育志愿服务类、公益慈善类等小微组织,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部分职能。设立5000万元社会建设和民生创新专项资金,鼓励社会组织申报具有公益性、创新性、民生性的服务项目,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元化服务,调动群众共同参与社区事务,促进社区协同治理。目前,仓山区共有社会组织113家,2013年资助社会组织项目35个。三是成立兴趣爱好微组织。以群众兴趣爱好为导向,推动各类协会和兴趣小组成立,在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将原先碎片化的个体整合起来,便于集体协商、集体规范。如全区自发组建了30余支广场舞舞队,先后组织活动330多场次,参与群众36700多人次。政府在提供场地和器材等支持的同时,也通过兴趣微组织对活动的时间、噪音的大小进行协调,达到群众——社区——政府三赢局面。

以“微平台”构建治理载体。一是网格治理平台。以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为支撑,深化全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对我区所有社区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每300到500户为一个网格”的要求进行网格划分,我区共划分为1027个网格。推行“网格化服务、微观化管理”,在各个社区设立迷你服务角,由网格服务员代办居民杂务。在服务角,居民还可以借到梯子、螺丝刀、冲击钻等小工具小物件。二是参事议事平台。搭建社区工作协商平台,推进党务、政务、财务、警务等社区事务公开。邀请居民代表、社区党员、物业公司召开“圆桌会议”,联席商讨社区事务,做到“社区事社区议,大家事大家办”。同时各社区立足自身实际,如江滨社区“社区、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工作法以及菖蒲社区“五对一”等特色做法,力求参事议事主体多元化。三是信息互动平台。建设社区综合管理信息互动平台,打造24小时下班不下线的网上微社区,将社区党建、民政救助、人民调解、综治维稳等板块纳入其中,接入了便民查询、网上挂号、家政服务、公益组织、舌尖美食等便民功能,实现服务人群点对点,线上线下活跃互动的社区生活共同体。

以“微机制”触发参与动力。一是完善参与机制,确立治理基础。通过社区自治章程、社会组织发展方案、企业理事会参与机制等完善群众、社会组织、企业等不同主体的参与机制,为微观治理打下了基础。如金环社区参照“罗伯特议事规则”制定“社区会议二十一条”,规范会议的动议、讨论、表决等程序,避免无序争吵、议而不决等状况。将社区参事议事过程规范化,提高治理效率。二是强化激励机制,提供缔造动力。通过落实“以奖代补”、模范带动、义工积分等机制,提高党员、企业、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社区微观治理的积极性,激发共治动力。如仓山区将在职党员进社区纳入年终考评,参与率不足98%的单位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三是创新服务机制,保障共治共享。依托信息互动平台,将党员、居民、社会组织三个主体有机结合,通过开设四点钟学校、道德讲坛、文化电子阅览室,开通社区服务热线等措施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构建融合生活、医疗、健康和教育的服务网络。在社区,设立社区便民服务站,通过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全程代办制等制度为居民提供“一站式受理,全程化代办”的服务,有效避免群众多头咨询、事情久拖不决的现象。

以“微事物”融入居民生活。一是立足微心愿,点亮仓山梦想。以民生关怀为重点,从困难群众微心愿出发,完善“三结对三服务”和“四个万家”活动,通过设立许愿墙、开办爱心储蓄银行、日行一善等形式,在职党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就近联系“心愿主人”让群众马上圆梦。目前,各社区征集“微心愿”359条,全区在职党员利用国庆假期开展第一波“圆梦行动”,现实微心愿332条,圆梦率92.4%。二是设置微项目,找准治理切口。立足群众关心的实事,梳理小街巷改造、网管改造等微项目,采取“下集上补”的形式,配套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惠民微项目发起和落地。今年,我区启动网管改造、小街巷改造等微项目23项,按照居民、社区、政府三方1:3:6的比例融资,让群众用小钱转动微项目。三是丰富微行动,巩固自治基础。以群众、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广泛推行“微行动”,带动群众从身边事做起,行动于微处,参与到绿地认养、居家养老、结对帮扶等行动中,从细微处着眼社区治理发展,最终汇聚成为社会自治的“大效应”,创新和充实了社会治理内容。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