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认真学好党史和国史这门必修课

qzlx.fjnet.cn 2013-08-02 16:25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这段论述,深刻揭示了认真学好党史和国史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三个自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联系。

党史和国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的辉煌篇章。认真学好党史和国史,有助于我们认清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2年的光辉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近64年的光辉历程。这些光辉历程,是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173年的光辉历程承继下来的。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阶级的使命和民族的使命集于一身,将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领导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勇敢地接过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的历史接力棒,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肩负起了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彻底胜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直至在28年之后创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历史任务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中国共产党继续承担起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大历史任务。为此,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终于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重温这段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共产党领导、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为什么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而不能由其他政党来领导?为什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又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什么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其他的道路为什么走不通?这些本需要从理论上用许多笔墨来阐释的道理,只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不难得到解答。这本身就说明,科学理论的逻辑根植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总脉络之中。只要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而不是站在少数人的立场,秉承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是抱有某些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不难得出历史的结论。因此,党史和国史是认清历史方位、历史走向、历史结论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党史和国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史和发展史。认真学好党史和国史,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决策,更加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理论上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种理论创新,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的结合和运用,更根源于自身的历史和实践,根源于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辟,毛泽东思想的创立,都是科学总结党的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结果,都是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革命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认识产生新飞跃的结晶。同样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也是在一代又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经过不断艰辛探索,不断概括总结,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接力发展得来的。尽管改革开放以前的探索经历过严重的曲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实现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之后,这一探索才真正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改革开放以前成功的探索所提供的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是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前严重失误的探索所提供的历史借鉴同样是使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宝贵财富。为什么说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说我们党90多年的一切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开辟形成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学习研究党的历史,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学习研究共和国的历史,深入地了解党的理论是如何从自身的历史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党的理论又是如何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发展的。因此,党史和国史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在中国的成功运用和创造性发展最为生动的教科书。

责任编辑:黄晓夏
更多>>中央精神
更多>>福建动态
更多>>视频新闻
更多>>热评要论
更多>>学习体会
更多>>学习园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